今天,人民日報發布的一篇《抄底樓市,正在當下?》在朋友圈刷屏了。
人民日報發文:抄底正當時,買房一二線及環一線。高層釋放樓市正能量。
也就是說,房價崩不了盤!
出臺政策就是為了“穩定房價”。
人民日報發文:
抄底樓市,正在當下?
文章當中寫到:不管是合理居住需要的剛需,還是正常的投資者(不合理加杠桿的除外),此時入手,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機會。

縱觀全國樓市,北上廣等大城市樓市格局也不容樂觀,房價下降的聲音此起彼伏。一時之間,不管是剛需、改善還是投資客,都不敢買房。
人民日報的這篇發文,房企、中介工作人員瘋狂轉發的背后,也透漏著一絲對市場的擔憂,他們需要一些信息來引導買房人的思想,給自己、也給買房人樹立信心。
文中開篇便表示:如今,樓市從冰封到回暖的跡象,似乎正在顯現。
以權威性說出讓人信服的話,取到的效果無疑是最好的。
隨著未來強省會和大都市戰略的進一步推進,三四線城市空心化,甚至被邊緣化。
也就意味著即使未來樓市完全企穩回升,一二線城市猶如股市的優質股,將更加受追捧;而早已透支未來的三四線,沒有人口、產業的支撐,一旦資金大規模撤離,房價何以繼續虛高?
文中最后直接總結了觀點:抄底正當時,買房一二線及環一線。
抄底樓市,正在當下?自從樓市調控加碼以來,剛需族最關心的無疑是:
房價何時觸底?
而如今,樓市從冰封到回暖的跡象,似乎正在顯現!
1房貸利率回調,樓市加速回暖意料之外!

就在房貸利率連續上漲22個月,市場一致預期,將繼續創新高時。
各地銀行卻頻頻爆出:房貸利率,開始逐步回調!
西湖之畔的杭州,率先打響第一槍,不僅僅是首套房,就連二手房,都出現了幅度高達5%的房貸利率下調。
杭州之后,一線城市中的北京、深圳更絕,房貸利率下調后,居然低于央行的基準利率。
而最狠的,無疑是開啟本輪樓市調控閥門的廈門,首套房由上浮10-15%回調至基準利率,二手房直接從20%回調至10%,下調幅度高達10%。
要知道目前的基準利率,僅僅只有4.9%,而在本輪房價起漲點之前的2015年,基準利率就已經高達5.9%。
換句話說,即使房貸利之前連續上漲22個月,但依然處在低位。
然而即使這樣,依然擋不住回調之路。
在一二線領頭羊的帶動之下,更多的熱點城市,開始跟隨:
從六朝古都南京,到季華之鄉佛山,從九省通衢武漢,到貿易之都廣州。
一場更大規模的房貸利率下調,正蓄勢待發。而在歷史上,房貸利率一旦進入下行周期,往往意味著房價止跌回暖,甚至有可能重新開啟新一輪牛市。
就拿剛剛過去的2017年牛市來說,自從2015年330新政伊始,房貸利率連續五次下調,九折、八折、甚至瘋狂的七折房貸層出不窮,在銀行爭相恐后的相繼放水刺激之下,結果一場史無前例的牛市盛宴就此開啟。
短短兩年時間,房價翻倍、甚至數倍上漲,早已是司空見慣。
如今,就在樓市遭遇:部分樓盤大降價,房鬧不止、土地流怕頻發等多重利空時,房貸利率突然下調,無疑猶如一股春風襲來,樓市止跌企穩,或為時不遠。
2樓市調控要放松?

房貸利率下降,意味著銀行放款將會加速,剛需族購房成本會降低。
即使利率上浮幅度下調5%,對于一套價值數百萬的房產而言,總差額也將高達十幾萬。
此舉無疑會刺激更多的剛需,加入到購房的大軍中。
于是,有聲音不禁在質疑:難道樓市調控要放松?
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。
樓市調控的決定權在中央,此次下調房貸利率的是地方和銀行。
中央對樓市的態度向來是:堅決遏制房價上漲。
但對土地財政高度依賴的地方卻不一樣:朝思暮想著房價重新上漲,帶動賣地收入水水漲船高。
換句話說,這次房貸利率下調,極有可能是:地方對樓市調控空間的一次試探,而具體執行則是銀行。
常言道:自古以來,銀行都是國家叛逆的親兒子。
銀行對利潤的追逐,從來不輸于資本,只要能夠控制風險:
政策監管風險;
投資風險。
如今,中央雖然依然堅持樓市調控,但自從樓市缺席10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后,官媒也開始吹風:高層對目前樓市現狀感到滿意。
換句話,調控繼續強化,概率很低,銀行適度回調房貸利率,屬于溫和刺激,不存在觸發政策底線的風險。
而銀行自從被監管掐住了隨意放開房貸的大門后,日子也不好過。
尤其是在以支付寶、微信等為主的互聯網金融平臺,相繼崛起下,吸走了大規模的存款、理財份額。而樓市對于銀行而言,不僅是最優質的資產,更是利潤最高的渠道之一。
如今樓市成交量慘淡不已,銀行也是苦不堪言。
這也是在基準利率仍本處在低位時,銀行卻依然按捺不住回調房貸利息的欲望。
因為只有樓市回暖,成交量上來,銀行才能繼續大規模的通過房貸,提高自己的利潤率。
3房價止跌,但別太樂觀

房貸利率回調,房價隨之上漲,這幾乎是中國樓市三十年來的鐵律。
如今, 就在房貸利率上漲之路戛然而止時,部分炒房客開始蠢蠢欲動,似乎在他們眼里:樓市新一輪上漲,將要開啟。
從擔憂房價崩盤,到鼓吹房價上漲。總是喜歡從一個極端,突然偏離正道駛向另外一個極端。
低房貸利率下,房價將走向何方,也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。
在我看來,房價是漲是跌,只需緊盯一點:對調控最堅決的中央,對樓市如何表態。
不管是所謂的金融政策,還是土地供應,或者說是人口流動,對樓市都是局部性的影響:
制定貨幣政策的央行,是在中央總基調下具體執行;
土地供應是因城施策;
而人口流動也是全國間跨區域遷移;
唯有中央對樓市的定調,才是系統性的、全局性的影響。
從堅持“房住不炒”,到“堅決遏制房價上漲”對應的是樓市狂風驟般的調控加碼,隨之而來的是:地產商高呼或活不下去,樓市徹底進入寒冬。
但當官媒釋放出:最高領導人對樓市調控現狀滿意之后,樓市嚴調控的步伐,戛然而止。
換句話說,一旦中央對樓市調控的區間模糊后,那么央行、住建部、甚至地方才有更多的操作騰挪空間。
如今中央既沒有重申“繼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”,也沒有明確表態放開調控。
那就意味著在現行的樓市格局下,銀行和地方的試探之舉,只要沒有觸及中央底線,不造成樓市劇烈的波動,那么自然是會:睜只眼,閉只眼。
換句話說,之前輿論所擔心的樓市崩盤不存在,而且大概率會企穩回升。
4樓市抄底靠譜嗎??

在資本市場,抄底永遠是最誘惑人的話題。
無論是牛鬼蛇神的股市,還是集中70%家庭財富的樓市。
幾乎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夢想著:最低點抄進去,最高點賣出。
但在羊群效應明顯的跟風之下,買漲不買跌,往往讓投資者頻頻上演:高買低賣的割肉慘痛。
在如今多數人對樓市預期悲觀時,我認為,這反而是絕佳的抄底機會。
投資最首要的是:學會規避系統性風險。
畢竟在泥沙俱下的暴跌下,縱使你是超級高手,都難逃集體被收割的宿命,但如今不管是中央的表態,還是地方、銀行的反應。
都在佐證一個事實:房價短期內不可能崩盤!也就意味著繼續向下的空間,極小。
炒股的都知道,股價連續放量下跌后,開始縮量企穩,就會有一個漫長的橫盤震蕩整理期,這期間恰恰是收集籌碼,洗出不堅定投資者的階段。
而早已脫離居住屬性,附帶金融、交易屬性的樓市,此時剛好處于回調后的橫盤階段。
不管是有合理居住需求的剛需,還是正常的投資者(不合理加杠桿的除外),此時入手,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機會。
而隨著未來強省會和大都是戰略的進一步推進,三四線城市空心化,甚至被邊緣化,將是大勢所趨。
也就意味著即使未來樓市完全企穩回升,一二線城市猶如股市的優質股,將更加受追捧;而早已透支未來的三四線,沒有人口、產業的支撐,一旦資金大規模撤離,房價何以繼續虛高? 最后一句話總結:所謂“抄底”,買房仍在一二線及環一線城市。
總結一下,作者的觀點是:
房貸利率回調,樓市回暖了;
中央層面調控不會放松;
房價止跌,但別太樂觀;
房價繼續向下的空間,極小。
此時入手,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機會。
但只能“抄底”一二線城市及環一線,
環滬城市將成為香餑餑
三四線城市透支未來,不要碰!